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能源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能源面临一系列考验和挑战。
如何破解我国能源战略发展难题,如何使能源、电力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如何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谋划电网发展前景?作为我国一线能源企业指挥官的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其最新专著《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中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深刻的思索和回答。
树立大能源观,以电力为中心发展我国能源事业,以“一特四大”为战略基点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一系列创新观点令人思索。
战略眼光:树立大能源观
能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为便利、舒适的革命性变化,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对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巨大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进步,能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刘振亚在《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中强调:“树立大能源观,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国际竞争格局转变,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所谓大能源观,就是指以系统论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全局的、整体的、历史的、开放的、普遍联系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能源问题。
刘振亚认为,基于大能源观,可以看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不能简单地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需要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充分考虑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问题,充分考虑能源禀赋、能源结构和发展质量问题,充分考虑国际关系、能源外交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国际竞争格局转变。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局长彭华岗对“大能源观”一说高度赞 同,他表示:“大能源观从经济转型、能源转型到国际竞争转型的角度提出我们能源未来发展的思路,而且很全面地从能源的产业链、政策、市场等角度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对能源发展的思考,将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制定起到积极借鉴作用。”正是立足大能源观之上,全书对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战略思路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战略转型:以电力为中心
从2003年开始,我国能源发展进入战略转型期,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成为重大战略任务。
书中认为:“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能源战略转型的过程。”能源战略转型包含多个维度,即能源结构由高碳型转向低碳型,能源利用由粗放型转向集约高效型,能源配置方式由就地平衡型转向大范围优化配置型,能源供应由国内资源保障型转向国际国内资源统筹利用型,能源服务由单向供给型转向智能互动型。
基于大能源观,刘振亚认为,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应坚持能源开发与能源节约并举、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开发并举、利用国内资源与利用国外资源并举、优化能源布局与优化能源输送方式并举、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
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书中提出:“制定实施能源战略,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应坚持以电力为中心。”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周孝信等多位业界专家的赞同。周孝信表示,应该以电力为中心来发展能源,鼓励电力消费,因为电力在一次能源利用效率上是很高的,多用电等于减少排放。而且,我国电力终端消费占总的能源社会消费总量的比例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近年来,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国内煤、电、油、气、运紧张局面反复出现,生态环保形势日趋严峻,以新能源和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不断孕育发展,电力在能源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更加凸显。解决 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电力。刘振亚在书中提出:“抓住电力,就抓住了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将电力摆在能源战略的中心地位,客观上是由电力特性、资源禀赋和能源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能源战略以电力为中心,是指制定实施能源战略、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要立足我国煤炭储量大、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顺应全球能源发展趋势,把电力平衡作为能源平衡的重要支撑,把发电作为一次能源转换利用的重要方向,把电网作为能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平台,把提高电气化水平作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的根本举措,通过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促进一次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合理布局,促进能源结构和输送格局的优化调整,缓解日益突出的能源供应压力和生态环保压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保障。
战略基点:实施“一特四大”
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一个清晰的战略基点。刘振亚认为,这个战略基点就是“一特四大”。以电力为中心推动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实施“一特四大”战略。
所谓“一特四大”战略,是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加快空中能源通道建设,实施输煤输电并举,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集约高效开发,实行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电力保障。
《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中提出,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是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实现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基点,对保障电力供应、集约化开发能源资源、优化能源输送格局、提高能源配置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都具有重要意义。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评价说,“一特四大”是个全新的视角,它将传统的被动保障电力供应 产业链输配端职能变成主动参与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环境空间配置等等,值得进一步研究。
书中进一步强调,发展特高压、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充分发挥电网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功能和作用,是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关键。
发展特高压电网是大型能源基地建设的前提与保障,能够充分发挥特高压在远距离输电方面的优势,构建结构坚强、功能强大的智能化能源配置平台,并为国际能源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积极发展特高压输电,构建起坚强的特高压骨干网架,能够显著增强电网大规模、远距离输电能力,促进煤、电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逐步改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输送格局。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如果“一特四大”战略能够顺利实施,预计到2020年,“三西”地区(含宁东)输煤、输电比例约为3.7:1,新疆输煤、输电比例为0.8:1;到2030年,“三西”地区(含宁东)输煤、输电比例约为2.2:1,新疆输煤、输电比例为1:2,能源输送格局将得到极大优化。
同时,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形成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可以减少全网装机总容量,节省电力建设资金;通过电网互联,可以发挥大电网调剂余缺、水火互济、跨流域补偿、减少弃水电量、错峰调峰、互为备用、事故救援等多方面的作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书中给出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发挥联网效益,可减少新增装机容量超过3000万千瓦,节约投资超过1000亿元,每年减少弃水电量超过343亿千瓦时,减少弃风电量37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煤炭约3100万吨。
同时,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将为开发利用需求侧资源提供有利条件。通过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可以引导用户有序用电,促进节能降耗、削峰填谷,提高系统运行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预计到2020年,通过智能用电,提高用电效率,电力用户可实现节电量近4000亿千瓦时。 |